close

  市民捐贈的金色鱘記者高寶燕 攝
  本報訊(記者高寶燕 通訊員劉希)昨日,有市民將一條金色“中華鱘”捐贈給東湖海洋世界。記者看到此鱘吻尖成銳角,而中華鱘吻卻是鈍角,心存疑慮:這條金色鱘是珍貴的中華鱘嗎?
  記者就這一問題電話採訪了中華鱘研究所的教授杜合軍,並將相關資料和圖片傳到了中華鱘研究所。杜合軍教授是研究中華鱘遺傳的專家,他肯定地說,這條金色鱘肯定不是中華鱘,可能是俄羅斯鱘白化現象,也可能是某種雜交變異,到底是何種鱘,還需取樣作進一步分析。
  中華鱘繁殖在秋季,俄羅斯鱘繁殖在春季,所以這條金色鱘也不可能是中華鱘和俄羅斯鱘的雜交品種。目前我國只有中華鱘研究所和中國水產科學院長江所具有冷凍中華鱘精子並人工繁育中華鱘的成功技術,為保護國寶中華鱘物種“血統”的純正,中華鱘科研所絕不會提供相關技術給養殖場。
  而餐廳、市場上經常有所謂中華鱘出售,其實也並非被譽為“水中活化石”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通常是鰉魚和史氏鱘雜交的雜交鱘或俄羅斯鱘,它們售價僅20多元。俄羅斯鱘是一些養殖場引進的經濟魚類,單尾一般在4公斤左右,不過是人們餐桌上一般的美味。  (原標題:此鱘並非國寶中華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31ickz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